第(1/3)页 后宫中。 皇后朱琏正在栽花。 这是她在后宫打发时间的事儿,也能活动活动筋骨。 儿子刚离开的那段时间,朱琏吃不好睡不好,总担心赵谌在大理有什么问题。好在赵谌时常有书信送回,说在大理一切都好,也长高了长壮了,朱琏才安心不少。 皇帝又时常外出征战,朱琏就在后宫处理后宫事务,带着在身边的女儿,看看书,绣绣花,再栽点花花草草,日子倒也轻松惬意。 早些年,朱琏刚当皇后的时候,没有半点的欢喜和激动,因为那时候国家衰败,疆土沦陷,随时都可能成为亡国奴。 如今,皇帝大权在握,她已经是真正的皇后,是四海八荒共尊的皇后,朱琏自然没了半点的担心。 她的心态也放平了。 赵桓和其他的妃嫔,也生了儿女,却没有一个能威胁到他儿子的地位,朱琏自然是心情极好,一切都轻松自在。 在朱琏栽花的时候,身边的丫鬟来了,开口道:“皇后娘娘,官家已经回朝了。” “知道了!” 朱琏点了点头,眼神也欣喜起来。 略作思考,朱琏吩咐道:“去准备好膳食。” “遵命!” 丫鬟转身就去安排。 在丫鬟退下后,朱琏又处理了面前的花草。 一切忙完,她才放下手中的剪子,打算回殿内等赵桓。只是她刚转身的瞬间,一瞬间撞在了一个结实的胸膛上。 朱琏抬头看去,顿时看到了赵桓,柔声道:“官家。” 赵桓拥着朱琏,笑道:“朕饿了。” 说着话时,赵桓还眨了眨眼。 朱琏也不是不通俗事的小妇人,都已经生了两个娃,孩子都大了,加上赵桓的语气不一样,揽着她腰的手摩挲着,朱琏一瞬间就明悟了,脸上升起了一抹娇羞神色。 夫妻久别重逢,回到殿内便是一晌贪欢。 赵桓喂饱了朱琏后,夫妻二人聊着天,赵桓说着前线的一些趣事儿,也听朱琏说东京城的事情,以及儿子在大理的事情。 赵谌在大理,一切顺利。 赵桓能感受到朱琏的担心,笑着道:“谌儿已经大了,孩子有了想法,就让他去闯。朕打下了江山,总不能全部的治理,都交给朕来,一切还得靠谌儿。他就算有些挫折,只要在挫折中奋进,也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朱琏也是点头同意。 现在的她,就是心中既担心,又很放心,因为他的儿子没有遇到夺嫡的情况,也不是当了太子却是空架子什么都没有。 连当朝的杨相公,都是儿子的老师,她已经很满足了。 夫妻一番交谈,不觉日升日落。 夜幕降临,赵桓留在了皇后寝宫,第二天开始正常处理政务。 临近下午申时,陈东在殿外求见。 陈东已经是政事堂的宰相,还兼着御史大夫的官职。原本赵桓回朝,陈东也应该前往迎接的,却因为陈东去了滑州视察政务,没有来得及赶回。 今天,陈东才回来了。 赵桓得知陈东返回,吩咐道:“把人请进来。” “遵命!” 太监立刻通知了下去。 没过多久,陈东就大步进入殿内,行礼道:“臣陈东,拜见官家。” “赐座!” 赵桓吩咐一声,打量了陈东一眼,却见陈东已经两鬓斑白,人也苍老了许多。 他的年纪算是很年轻的,才四十开外的年纪。 看起来,却像是五六十岁。 背脊,都略微佝偻。 等陈东道谢后落座,赵桓沉声道:“陈卿啊,朕初见你的时候,你那时候意气风发,锋芒毕露,却也是身强力壮。” “数年过去,你头发白了,背脊也佝偻了,不再如当初那样挺拔。” “不能太过操劳了。” “政务要处理,身体也要保重。” “一旦身体垮了,未来你还怎么处理政务?还怎么替朕分忧呢?” 一番话传入陈东的耳中,却让陈东眼眶发热,心中暖洋洋的。他站起身,脸上满是感激神色,开口道:“官家隆恩,臣感激不尽。” “官家的嘱托,臣也一定铭记在心。” “只是涉及公务,臣不敢有半点马虎,宁愿臣的背脊弯了,也决不允许朝廷的脊梁弯了,一定要处置诸多的贪官污吏。” 赵桓赞许道:“坐下说。” 陈东这才重新坐下,郑重道:“官家,臣此番去滑州,是因为接到举报,滑州知州宋青柠,为了经营布匹生意,竟然垄断了整个滑州的布匹,禁止其他人经营。” “凡是要在滑州经营布匹生意的人,都得从宋青柠的手中拿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