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庄周刘禅》


    第(1/3)页

    吴用公孙胜合作——奔赴魏国——调动曹宇——曹芳张辑反抗——魏国内战——前线收兵——蜀国出师

    以下为草稿,今晚更新

    曹宇 (曹操之子)

    曹宇(?-278年),字彭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宗室,魏武帝曹操与环夫人之子,邓哀王曹冲同母兄弟。

    太和六年,封为燕王。魏明帝病危,欲以大将军辅政,不果。其子常道乡公曹奂,是魏国末代皇帝,史称魏元帝。晋朝建立后,降封燕公。

    咸宁四年(278年),曹宇去世。

    人物关系

    纠错

    儿子 曹奂

    父亲 曹操

    弟弟 曹林

    岳父 张鲁

    本 名曹宇别 名燕王、曹彭祖字彭祖所处时代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逝世日期278年

    目录

    1 人物生平

    ▪ 封爵变迁

    ▪ 明帝宠信

    ▪ 固辞辅臣

    ▪ 晚年生活

    2 历史评价

    3 家族成员

    ▪ 父母

    ▪ 妻子

    ▪ 兄弟姐妹

    ▪ 儿子

    人物生平编辑 播报

    封爵变迁

    曹宇,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冲、曹据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奂之父,娶张鲁之女。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乡侯。二十二年(公元218年),改封鲁阳侯。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进为公爵。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为下邳王。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单父王。 [1]

    明帝宠信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燕王。魏明帝曹叡年少时,颇与曹宇亲近。即位后,宠幸曹宇,赐予王位。

    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征曹宇入朝仕官。

    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曹宇回邺城。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诏回京都。

    固辞辅臣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冬十二月,曹叡患病严重,拜曹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共同辅政,嘱咐后事。

    曹宇

    刘放、孙资长久地掌管国家机要,夏侯献、曹肇心中忿忿不平。殿中有一只鸡飞上树,两人互相说:“这也太久了,看他们还能活几天!”刘放、孙资怕有后患,私下想加以离间。

    曹宇性情恭顺温和,诚恳地坚决推辞,曹叡让刘放、孙资进入卧室问道:“燕王正是如此吗?”刘放、孙资答道:“燕王实际是自知不能承担重任,所以这样。”曹叡问:“谁可以承担?”当时只有曹爽一人在旁,刘放、孙资顺势推荐曹爽,并且说:“应当召回司马懿参与。”曹叡问:“曹爽能承担这件大事吗?”曹爽汗流满面,紧张得不能回答。刘放暗中踩他的脚,耳语说:“快说以死奉社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