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港岛半山望北楼-《我是东京电视台台长》


    第(2/3)页

    相对而言,房价涨幅较地价和租金较小,主要是因为当时购买力不足,且房屋买卖以整栋为主,有财力的买主极为有限。

    直到吴先生和霍先生两位地产先行者创立“分层出售”和“分期付款”模式之后,房屋交易量趋于大增。

    1950年由于联合国对龙国内陆实行制裁、禁运,香江转口贸易一落千丈,经济萧条,香江房产市场受到波及,楼市连续暴跌三年,铜罗湾的楼价,最高下跌了80%。

    …………

    第二轮上涨:1953年-1957年。香江房产经济恢复,并开始向工业化转型,香江房产市场趋于活跃。

    另外,旧城改造的大力推进,以及分层销售和分期付款的推广刺激了需求。主要商业区地价不到一年涨幅超过100%,。

    此时市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楼价涨幅远小于地价。

    其后,由于政府管制炒楼花行为,加之物极必反,楼市由热转冷,1958年房地产价格大跌,第二轮地产周期自此结束。

    …………

    第三轮上涨:1960年-1965年。工业化快速推进,作为“亚洲四小龙”,香江经济开始起飞,人口快速增至300万人,居民收入大增,国外资金大规模进入。

    在这种背景下,1960年楼市又开始繁荣起来,地价、房价和租金大幅飙升。

    1965年,由于爆发银行信用危机,银行紧缩信贷,需求萎缩,房地产市场严重供过于求,房价暴跌,许多地产公司倒闭,出现很多烂尾楼,这是战后香江房产业出现的最严重一次危机。

    …………

    第四轮上涨:1968年-1973年。香江经济复苏,产业结构开始转型,旅游、金融和商贸等行业迅速发展,大量热钱涌入,

    政府启动新市镇开发计划的实施,1972年制订“十年建屋计划”,这些因素促使楼市回暖、繁荣,房价和租金飙升,炒卖楼花现象严重,开发商捂盘惜售。

    股市和楼市都弥漫着浓厚的投机氛围,狂热到失去理性程度,泡沫随时破灭,危机一触即发。

    1973年,股市泡沫破灭,香江房产也随之崩溃。

    …………

    1976年,香江正处于楼市崩溃、股市破灭的低谷时期,正是抄底买楼的好时机。

    次日,更木剑八带着米雪来到半山。这个时期,山顶豪宅已经成为香江富豪的象征,让山顶豪宅的价格屡创新高。

    跟经纪人简单闲聊几句之后,更木剑八大笔一挥,买下了聂歌信山海拔430米的两栋豪宅。

    接着,中午去了铜罗湾找了一个设计所,对于这两栋豪宅进行改造,打造成一幢双子建筑,取名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