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预言家-《五胡之血时代》
第(2/3)页
既然是文盲,那就没有办法学习书册上的前人智慧,也没有办法自己详尽的总结记录,甚至在战场之上,一些比较繁琐复杂的命令都没法直接看懂,往往需要身边识字的人帮忙阅读转述。
古代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文盲并不影响一个名将的成就,但是刘预觉得,近现代社会密集频繁的战争告诉我们,一个有文化的军队战斗力往往都是吊打文盲军队的。
刘预觉得,一个有文化的庸才将领可能他的上限不会提高太多,但是却能有一个基本合格的兜底的下限,这个下限保证了这些将领在战场的表现不至于出现灾难级的表现。
所以,刘预就把跟随他来到历城的青州军,其中的大大小小的数百军官统统赶到了学堂中,给他们下达了限期识字脱盲的任务。
现代社会十几年学生的经历让刘预明白,让这些人踏踏实实的坐在学堂里识字是有多么的不容易,所以与普通的学堂私塾不同,这个青州军的学塾中是配备了军法队的。
在学习中任何藐视军法的行为统统都将受到严惩,至于什么是藐视军法,那可就多了去了,比如学塾授课中相互交头接耳,随意冒犯塾师,考试中抄袭作弊等等都统统是藐视军法,都是军法队大兵可以直接操起鞭子抽打的罪行。
在刚开始,听说刘预要给青州军中的军官开塾授课的时候,济南郡中的世家豪强都是一副兴奋莫名之状。
他们觉得,刘预要给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泥腿子军官启蒙,必定需要众多的讲师先生,就西晋时代来说,这些世家豪强不仅仅是地主恶霸,还是一个个的学阀世家,总之,没有人比他们更适合担任这些青州军官的老师。
到了那个时候,整个青州军上下还不全都是这些世家豪强的门生弟子啦,这些服膺名教的世家都已经想好了,等到他们教授这些青州军官的时候,就要先从尊师重教、君臣纪纲和文宗礼法讲起,让这些人先成为儒家名教的忠实信徒再说。
一时之间,整个郡中那些有名望的学阀世家成了其余世家倾心结交的对象,那风光之姿态仿佛数年之前齐王司马冏尊崇青州士人的盛况再世一般。
不过,热热闹闹了几天之后,这几家学阀世家却没有等到刘预派人来请他们担任学塾讲师教授诗书经典,再一打听,这才惊讶的知道,青州军中学堂私塾俨然已经开始了好几天了。
而且,这青州军的学塾中并不教授讲解《诗经》《论语》《易》等等儒家名教经典,也不学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不学什么骈文歌赋,更不学什么清谈品玄,而是天天学一些俗语常用字的书写讲解,虽然不是什么“屎尿屁”一类。
但是这一切,在济南郡那些世家门阀眼中,刘预开设学塾不教授诗书经典,而是教授这些俗语土词,那和教授什么“屎尿屁”也没有太多区别。
这些原本想凭借为师之势,进而获得影响青州军政人物的机会,最后影响军政的计划,就这么轻易的破产了,而且是被刘预这种学塾所取代,一种被羞辱的感觉都涌上了他们的心头。
一时之间,整个济南郡中就有了各种流言蜚语,基本都是指责青州军名为学塾,其实就是侮辱了儒家名教,这种重要的学塾不任用那些世家门阀,那就是自绝与士族名流,是青州军的一大损失。
总之,在这些流言中,刘预简简单单的军中扫盲计划就成了敌对儒家名教的行为了。
当刘预得知这些流言之后,差一点没有把鼻子给气歪了。
刘预愤愤的想:这些世家门阀,真到了乱世末日,都是当缩头乌龟的本事,也没看到他们的那一套儒家名教有什么作用,己看到他们还是相当配合,不似那些头铁的土豪恶霸一般不识抬举,非要逼刘预动刀动qiang才配合,所以他就给了这些世家门阀不少的优待。
只是没有想到,这些世家门阀在“五胡乱华”的历史中,面对蛮族胡虏欺压的时候,可以一忍再忍,把自己的下限一次次的降低。
而如今,在刘预的礼敬之下,确实换成了另外一幅嘴脸,那一副“得陇望蜀”的样子,清清楚楚的显示了内心要求更多权力权势的渴望和野心。
当他们设想的这一切,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试图利用舆论的压力,来逼迫刘预做出让步了。
对于这些妥妥的两面派,刘预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城中散布诋毁言论的几人统统抓到了牢中,做出了一副以示警戒的样子。
“五胡乱华”的事情告诉刘预,这些碎嘴子最怕的永远都是刀把子。
当刘预刚刚料理完了这些,前往著城的济南郡官吏申闵回来了,而且带来了一个让人颇为惊讶的消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