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从知道孙伯民是老太爷后,村长果断抛弃孙山,缠着孙伯民一顿猛夸。 就算两人语言不通,需要翻译,也阻挡不了两人密密麻麻地聊天。 村长知道孙伯民还种地,更是一股“同类”的亲近感。 两人一起讨论怎么种地,怎么才使得地里的粮食能多收几斗米。 村长感叹地说:“老太爷,草民种了一辈子地,都比不上孙大人。老太爷说得对,小牙子还是读书的好。那个书中自有什么黄金,真的,书中什么都有。孙大人读书厉害,种地也厉害,草民实在敬佩。” 孙伯民听到村长抓着孙山一顿又一顿的猛夸,比夸自己更高兴。 上扬的嘴角怎么压也压不住,笑呵呵地说:“村长,当官不为百姓,不如回家种番薯。他当官的,为百姓做事是应该的。皇恩浩汤,不能辜负当今圣上对他的期望。” 孙伯民听到孙山无时无刻地夸皇帝。 听得多,也学会了。 村长急切地说:“老太爷,草民就没见过像孙大人这样的好官,你养了个好儿子。” 顿了顿,急着问:“老太爷,你是怎样养的?草民跟你说真心话,草民也好想养出孙大人这样的好儿郎。” 孙伯民笑呵呵地说:“就这样养,还能怎样养?不过我从小就教他不要忘本,不要忘记自己是农民的身份。就算将来当官了,也要为百姓做事。” 村长连连称赞:“老太爷,我知道你怎么养了。有其子必有其父,老太爷心善,才能养出心善的孙大人。老太爷,草民实在羡慕。” 村长和孙伯民扯东扯西,也不知道为何这么多话题扯。 或许因为同是耕田佬,特别有共鸣。 当然更因为孙家刚起家,还未脱离泥土的气息,跟泥腿子相处自然融洽了。 大鸟村一番忙忙碌碌,给孙山一伙人做了一餐丰盛的晚饭。 特别小牙子阿爷送过来的香菇,炖鸡那一个香啊。 村长敏锐地发现孙山特别喜欢,暗暗地想着,等孙大人休息后,到各家问一问还有没有香菇。 他们乡下人啥都没有,就算有,大人也有。 难得大人喜欢吃香菇,一定给大人多送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