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必须给嘉靖皇帝一个交代。 加上这次清流们向严党发难,风险很大,谁都知道严嵩后面站着皇帝陛下,就像清流们后面站着裕王一样。 作为嘉靖唯一长大成年的儿子,他的地位与作用,自然很重要。 于是乎,裕王想到了一个护身符——他即将到来的儿子,大明第一个皇孙。 这般大喜事上报,指不定就能混过去。 奈何嘉靖的不管事,这次朝廷年度财政会议,匆匆结束了,而报喜的人,还未到来。 “一个周云逸,瞧把裕王给吓的。” 嘉靖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吕芳低头不敢接话。 这时玉熙宫外,一名端着托盘的太监正急匆匆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喊, “皇上,大喜,皇上,大喜啊。” 刚走没两步的严嵩等人立刻停下脚步,纷纷回头看向这名太监,清流们脸上皆露出了喜色,再次返回了玉熙宫。 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这个小太监手托木盘上的东西,裕王府那边诞下了皇孙。 “好啊。” 一身天青色道袍的嘉靖起身绕过屏风走了出来,吕芳赶忙接过小太监手中的托盘,低头高高呈现在头顶,同样贺喜道, “恭贺主子,我大明朝降下了皇孙。” 重新返回的众大臣们也纷纷跪下,带着高兴的模样向面前的嘉靖道喜,各种马屁不断。 “好啊,周云逸也是老糊涂了,纯属无稽之谈,如今天降瑞雪,朕又得一皇孙,可见我大明依旧得天之佑。” 嘉靖装作高兴的样子,为这个便宜孙子说了两句场面话。 立刻就有徐阶等人发表附和,并高度赞同这件事,严嵩看了一眼他们,也带着手下人表示赞同。 周云逸死谏这件事,算是揭过去了,免得清流们人心惶惶,应对不来严党的猛烈进攻。 跪下低头时,严世蕃恨恨的瞪了一眼清流们,暗道裕王的好手段。 “赏,大赏。” 嘉靖吩咐了一句,结束了这次拍马屁活动,挥手让大臣们回去好好休息,今年还有很多事要尽心去办。 等到众大臣再次退下,嘉靖拿起托盘上寓意早生子的长玉鉴,笑着转身向里面走去。 吕芳连忙起身将托盘递给旁边太监,立刻跟了上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