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较量-《望兰陵》


    第(2/3)页

    这一份任命,虽然常山王和长广王的任命,得到了太皇太后的首肯。

    但另外几人的任命,让太皇太后心里如鲠在喉。

    因为在尚书台处理国家事务的,几乎是汉人。

    太皇太后知道,那是杨愔这个尚书令的杰作。

    太皇太后认为,杨愔这个女婿,越来越插手她高家的家事了。

    高洋一死,一直潜伏在地下的各种势力,浮出水面,蠢蠢欲动。

    少年天子,悄悄托人对住在大将军府的高长恭传话,让他在等一等,封王的圣旨,很快就会下来。

    高长恭看着表面风平浪静的朝廷,心里却是一阵冷笑。

    风起云涌,暗流涌动。

    已是风雨一来风满楼。

    高长恭没有等到高殷的圣旨下来,假托肆州府中,忽有急事,携郑楚儿,离开了邺城。

    少年天子这段时间,也没有精力封赏高长恭。

    因为他的二叔,常山王高演,随他从晋阳登基回邺城后,并没有回到藩王的藩地上去。

    以他之个天子年少为由,留了下来。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留下来的高演,并没有住到他在邺城的王府里。

    却是住到了领军府。

    领军府,自高洋登基以来,领军府就统领皇宫士卫和邺都的禁卫军。

    高演手里握着禁卫军和皇宫侍卫两张王牌,轻松把握朝廷。

    皇帝的诏书皇命,都要经过高演的手后,才发得出去。

    同时,高演这个太傅,又掌管军政大权,军政要务,都要经他的手。

    至此,高演和少年天子的叔侄关系,就微妙起来。

    这让皇帝临终托孤几个重臣,马上感到责任重大。

    尚书令杨愔,尚书右仆射燕子献,侍中兼秘书监宋道钦,几人秘密商议。择机要为天子夺回皇权。

    有一个人,是杨愔他们必须要争取的,那个人就是领军大将军高归彦。

    高归彦受宠于高洋,高洋让他任京畿府大都督,又统领领军府,可以想象,高洋有多相信他。

    高归彦也不负重托,手里死死的握着这两只力量。

    可是,太皇太后亲自出面,说为了皇宫的安全,也为了京畿地区安防的考虑,,撤了高归彦京畿大都督的职务,让高归彦专心守卫邺城和皇宫。
    第(2/3)页